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来源: 上外立泰剑桥中心 编辑:佚名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高中A-Level课程中心采用的是教学管理网络平台,令学校、教师、家长、学生360度无障碍沟通。家长可以随时查阅学生的出勤、作业、考试情况,以及教师评语,及时了解孩子 的学习、生活情况。学生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接收课堂笔记和学习材料,得到作业和考试反馈,以及单独辅导等。但是,老师们也是希望孩子在家的这段时间,家长也能教育好孩子。下面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高中A-Level课程中心为各位家长收集整理的“俞敏洪:教育好孩子的五大要素”,供各位家长参考:
1、父母应该多读书,成为孩子的榜样
我想分享所有的妈妈们的**件特别重要的事情就是读书。据我调查和了解,喜欢读书的妈妈与不喜欢读书的妈妈相比,爱读书的妈妈培养出来的孩子,在学习上的 兴趣、知识水平的提高、情绪的管理上都要高一筹。那么父母要读书为什么这么重要呢?因为家长读书,就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尤其是在孩子小的时候。当父母都在 读书的时候,孩子是不可能不读书的,而且当家长安静地读书时,就给孩子创造了比较安静的环境,孩子做作业的时间也会延长,不开小差,不会分心。所以我特别 主张妈妈们认真地去读书,比较好是跟孩子一起读。如果每天有二十分钟左右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连续四五年,他会自动形成一种阅读习惯。如果你定好每天都去读 书半小时的规矩,孩子就会远远超过半小时,原因是他自己进入故事中后,是放不下来的。所以,父母读书对孩子影响是非常重大的。
2、父母要管理好情绪,保持一个平和的情绪和心情
不管有多忙,千万不要匆匆忙忙地和孩子交流,当你一匆忙,心里一烦躁,和孩子说话的口气各方面就不平缓了,慢慢会激发孩子的反抗和烦燥心理,时间久了就会 影响孩子的个性发展。一个母亲能够做的很伟大的事情,是能够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间,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情。我最怕看到这样的事情:就是母亲急得不得了,对孩 子说不了几句话就开始对孩子指责。孩子反过来跟你也非常地急躁,是不是?母亲一直保持一个心平气和的状态,这样就会让孩子有安全感。有安全感以后,他会非 常愿意跟你多说话。因为他有安全感,他知道如果他考试考了零分回来,你也不会骂他;他考了四十分回来,你也不会骂他;他跟别的孩子打架,你也不会骂他。你 就可以好好地跟他沟通了。比如,如果十五六岁的孩子谈恋爱了,我们大部分父母会担心,甚至会认为这个肯定不行。其实我们要跟他分析,他为什么喜欢这个人, 再分析为什么这个年龄谈恋爱并不是好事。自始至终,一定要保持一种心平气和的状态,让他感觉到你是他的朋友,而不只是他的父母,这个特别重要。如果你动不 动就发脾气,孩子没法预料告诉你这件事情他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会有什么后果的话,他就会把所有的事情都藏着掖着,他就什么事情都不告诉你了,那你作为父 母就非常地失败。由此可见管理好你的情绪,保持心平气和是多么重要。
3、父母要高质量的陪伴孩子,培养孩子美好的情感和对世界的热爱
很多的父亲说,我晚上也待在家里。但有的父亲是在看电视,有的父亲在打麻将,尽管人在家里,但实际上跟孩子没有真正的交流,甚至在某种层面上在做反面角色示范。如何才能高质量的陪伴孩子?我常常鼓励家长们带着孩子出去玩,这种玩不是瞎玩,不是带他们去坐过山车,也不是带他们出去吃一顿饭那么随意和简单,高质量地玩是在培养孩子的心情。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孩子能背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或“数千古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样的诗词,我们要想孩子能从中感受什么?可不可设计些什么?比如说,带孩子到湖边或者海边,静静地坐两个小时,去看看月亮从东方升起来是什么感觉。这其实特别地重要,因为你把他学习的内容跟大自然融合了,所以带孩子玩不是瞎玩的。通过高质量的陪伴,你如何培养孩子们的心情和脾气,从胸怀到眼界,这特别的重要。
4、父母要给孩子定原则和规矩,培养好习惯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会慢慢地感觉管不住孩子,管不住孩子主要来自于两方面的原因。**个原因你从小到大没有给孩子设立规矩,这个规矩可能在你的心 里,但是你从来没告诉孩子,你不舒服就把孩子骂一顿,说一顿,孩子也不知道这是一个规矩,他会很迷茫。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们定规矩定得太晚了,我们给他定规 矩的时候,孩子的习惯已经养成了,所以就特别麻烦。就像我培养我孩子的刷牙习惯,培养了好几个月,每天盯着,早上起来叮嘱一句,晚上睡觉叮嘱一句,才让他 养成刷牙的习惯,光这个就需要好几个月的时间,重复几百次,他才能形成自然的行为。定规矩比较好是在八岁以下,在十岁以前定规矩,孩子还是愿意听你的,为什 么呢?因为在十岁以前,他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依靠就是父母,离开父母他是活不下去的。但是到十岁以后,他觉得离开父母还是可以活下去的。他会逐 渐发现,和父母对着干,父母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有些规矩是特别重要的,长大以后对他的生活影响会特别地大。举个简单例子,到孩子开始懂事以后,要求孩子 必须收拾干净自己的床和房间。当然这个前提条件是,父母自身也能够把房间收拾干净,如果父母的床一年都不叠被子,而一定要孩子叠被子,这个孩子是做不到 的。收拾房间、把东西归位表面上看上去是一件小事情,但是实际上是养成了孩子一辈子有条不紊的习惯。而有条不紊的习惯是提高生活效率和**效率一个比较好方法。
5、父母要给孩子创造环境,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我们大多数家庭都是一个孩子,所以家长就要想办法给小朋友建立圈子的条件。上下不超过两岁的同班同学和社区里小朋友都可以成为孩子的朋友。我常常觉得我的 孩子好孤单,因为我老搬家,老搬家就不太容易给他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很长久的朋友圈。现在要做一件事情,组织同学的家庭一起在周末聚聚,你就会发现孩子在一 起玩得很开心,而且一定要男孩要跟女孩混合着玩。在玩的过程中,孩子对于异性的交往,也开始自然地熟悉起来。一个社区的家庭也可以相约带着孩子一起出来玩 玩,这样孩子可以在一起成长。孩子的成长,一开始成长的轨道设对了,以后的长势就不用你太担心了。就如一棵树,前几年你特别关注枝叶的繁茂,土壤的健康, 以后它自己长,就不会长弯的。所以,我们培养孩子实际上最重要的一件事情,给孩子打好基础,后面他自己一路会成长得非常好。
(摘自俞敏洪老师“家庭教育分享会”上的演讲实录,有删减)
上外立泰剑桥中心报名、校园参观及了解招生动态,请: ,或通过下方报名通道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