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

|投诉/建议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益田翰德学校教师的不断成长,是对学生的赋能!【国内班】

来源: 益田翰德学校      编辑:佚名

初冬暖阳万物藏,岁月沉香悦时光这本应是益田翰德学校里别具风格的时光然而“讨厌”的疫情又再一次打破了这平静而又美好的校园时光。特殊时期,我们再一次全员切换为线上课堂。老师们也都不遗余力的用多元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将线上的种种“不便”,转化为有利的教学环境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整体效率。

与此同时,益田翰德学校教师们如何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升和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和经验也是线上教学阶段的重点问题之一。所以,备课、公开课、教研磨课、培训分享老师们不停的穿梭于各种号码所代表的“房间”当中乐此不疲,也乐在其中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每一份努力都可以为屏幕背后的翰德学子加油赋能。

云端课堂亦精彩 线上共研促成长

停课不停学,网课亦精彩。疫情挡不住莘莘学子的学习热情,也挡不住益田翰德学校线上教研的推进步伐。

为进一步探索和完善防疫期间的线上教学**,确保线上教学与线下课堂同质等效,提高全体教师线上教学业务水平和信息化教学能力,益田翰德学校于11月8日启动了“线上校级公开课”观摩研讨活动。全体教师通过网络云端,齐聚各学科精彩纷呈的线上课堂,认真观摩、切磋线上教学技能。

益田翰德学校.jpg

本次活动各学部、各学科老师积极参与,共有近40多节校级公开课进行线上展示。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公开课除了基础学科,如语文、数学、英语、化学、生物、地理、政治之外,还加入了音乐、体育、美术以及STEM、心理、科学等学校的特色课程。

多元的课程安排,进一步丰富了老师们教研的素材及场景,助力老师们更好的提升和成长。

“推门”听课,走进一年级小豆丁们的英语课堂,听着他们熟练的拼读单词及句式表达,你很难想象他们仅仅只是学英语2个多月的“见习生”。当然,当你听完这堂课之后,你所有的疑问均会自有答案。

益田翰德学校2.jpg

王老师的整堂课拥有非常清晰的上课思路和逻辑,从字母、单词、短语再到句子,让学生们可以更好的进行阶梯式学习。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充分互动,王老师利用擦玻璃等游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课堂趣味性,充分调动起了学生英语表达的积极性。最后,再将英语和美术学科、做美食进行融合,让学生在绘图、动手操作中再次巩固课上所学内容,大大降低了单词记忆的枯燥学习,真正达到了“乐学、会学、**”的教学目的。

走进另一间“教室”,一堂初中部的精彩校本特色STEM课程也正在进行。

该堂课以《纸桥承重方案设计》为主题,张老师用清晰的逻辑流程,环环相扣的课堂内容呈现以及符合学生特点的奖励机制等等,有效组合在一起,为学生及听课老师,奉献了一场精彩的线上公开课。

益田3.jpg

益田翰德学校构建起了一整套基于学生未来发展的校本及融合课程,而在STEM教育上的大力实践和发展,将进一步提升翰德学子的“全球胜任力”。目前,STEM已经作为学校常规化的校本课程进行教授,隔周一次80分钟的连堂课安排,让学生们有充足和完整的时间进行学习,并以学期为节点,以小组合作形式以及PBL项目式学习的方式,每学期完成一个完整的主题项目。

以学生为中心构建线上“响应式教室”

与线下教学模式相比,线上教学由于教学情境的变化,教师在“课堂”中能给予学生的关注度较为有限。但要保障线上教学真正落地,使学生学有所成,就必须聚焦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其学习的全过程。所以,此次公开课倡导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构建线上的“响应式教室”,以不同形式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参与感,让教育真实发生。

公开课上,为了能让隔着屏幕的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知识点,授课教师全程无缝跳转,云时空互动,通过视频录制、画面切换、学生连麦、随机点名、举手功能、互动留言等方式,让学生在线上的学习“动”了起来起来。这种新颖活跃的教学情境,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提高了学生们在线上课堂的参与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这些方式和方法的运用,使线上教学也有了类似线下教学的现场感和真实感。

提升课堂效率 线上教学经验分享

为了打造高效优质网课,分享优质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一场干货满满的线上教学经验分享会于12月8日晚,如期举行。

分享会上,高二语文学科殷老师,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维度,以及以高中学生的性格特点出发,为老师们分享了自己的线上教学经验和心得。尤其殷老师在讲到课后留作业的方式时,她将枯燥的作业用武侠、任务、探秘的方式进行*装,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以及想要完成的欲望,其别出心裁的方式,也赢得了在线老师们的大大点赞。

“勤反馈、多唠叨、常提醒”,这是边老师在分享会上最让人记忆犹新的一个总结,因为这简简单单的九个字,却饱含着老师对同学们最真挚无私的爱,这样的关怀和不离不弃,是任何其它教学“手段”所无法替代的,也是教师之所以为人师表的阐述。

此次线上教学经验交流会拓展了老师们的网课思路,使老师们对网课教学更加得心应手,对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益田翰德学校4.jpg

我心中的教育家 逐梦前行

每周一期的“我心中的教育家”分享会不因疫情阻隔而中断,其作为老师们一个内化学习交流的平台,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郭老师分享了于漪老师的教育故事,让老师们无不为于老师高尚的情操所感动,其“教课就是用生命歌唱”的理念,更是让老师肃然起敬;通过陈老师对蔡元培先生“不拘一格降人才”及“兼容并*”思想的解读,让老师们认识到要尊重爱护每一位学生,发现、发挥、发展学生的优势,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李老师、聂老师为大家分享了有关孔子育人的理论,由孔子与公西华的对话出发,引喻出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立存在且富有个性的个体,一味地用看待大多数人的眼光去看待所有同学是不可取的,日常的教学中要做到因材施教。

每一期的分享,有的教育家是老师们所熟知的,有的是不了解的。但不管何种情况,通过每位老师的分享和表达,无论是对分享者,还是倾听者,我们都能有所感、有所想,进而有所用。

每一位教育家,都是翰德老师所努力奋斗的目标,他们是彼岸,相信,饱有对教育的热情和初衷,我们终将会抵达。

疫情让我们无法做很多事,但又让我们做了很多事。在一个如此特殊的契机上,无论是翰德的老师、学生,亦或是家长,都在努力将这样的挑战当成一次难得的机遇,努力改变和提升。相信,不断成长着的翰德教师团队,终将助你完成心中梦想,助你在未来的挑战中乘风破浪。

推荐阅读:

益田翰德学校都可以申请哪些年级?

益田翰德学校学生组成的比例是多少?

相关新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