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岁感统失调对照表,这些感统知识父母必须要懂!

来源:肇庆睿星贝贝托育早教 时间:05-14

前庭失调:大脑雷达失灵

比如我们听到老师说话的信息、看到黑板上书写的汉字、手握笔的感觉、我们的脑袋克服重力的影响来保证身体坐直等,这些信息都会受到前庭觉的处理,才能使我们更好地处理学习任务。所以前庭失调的孩子,会表现出一系列的小问题:

自测表1

✦ 身体形象不佳,比如:看书的时候一会趴着、一会坐着、一会躺着,总是喜欢把自己的脑袋处在不同的高度上;

✦ b、p不分,写字左右颠倒、上下颠倒的情况,写字会出现横不平、竖不直,大小不一;

✦ 经常过于兴奋,到处疯跑,满地打滚;

✦ 畏高、喜欢旋转,但久转不晕或一转就晕;

✦ 笨手笨脚,总是跌倒或碰倒东西,但都不是出自孩子自愿;

✦ 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

✦ 听不懂指令、听指令听不全、听指令较慢,执行起来困难;

✦ 读书丢字、漏字、跳行;

✦ 情绪控制不佳。

✦ 语言发展迟缓,语言表达困难,说话迟

前庭失调:大脑雷达失灵

比如我们听到老师说话的信息、看到黑板上书写的汉字、手握笔的感觉、我们的脑袋克服重力的影响来保证身体坐直等,这些信息都会受到前庭觉的处理,才能使我们更好地处理学习任务。所以前庭失调的孩子,会表现出一系列的小问题:

自测表1

✦ 身体形象不佳,比如:看书的时候一会趴着、一会坐着、一会躺着,总是喜欢把自己的脑袋处在不同的高度上;

✦ b、p不分,写字左右颠倒、上下颠倒的情况,写字会出现横不平、竖不直,大小不一;

✦ 经常过于兴奋,到处疯跑,满地打滚;

✦ 畏高、喜欢旋转,但久转不晕或一转就晕;

✦ 笨手笨脚,总是跌倒或碰倒东西,但都不是出自孩子自愿;

✦ 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

✦ 听不懂指令、听指令听不全、听指令较慢,执行起来困难;

✦ 读书丢字、漏字、跳行;

✦ 情绪控制不佳。

✦ 语言发展迟缓,语言表达困难,说话迟

触觉失调:皮肤感应器失真

触觉是孩子从在妈妈的子宫里,一直到出生、成长过程中都需要运用的基本的感觉。我们能感受到冷、热、痛、痒等,都是来自触觉。在生活学习中,我们感受衣服的材质、感觉书本的材料、通过拥抱建立和同伴的信任,这些都是通过触觉来实现的。

对于触觉失调的孩子,主要会有以下两个方面的表现:

自测表3

✦ 偏食、挑食、不爱吃菜;

✦ 爱吃手或咬指甲盖;

✦ 情绪不稳定固执,爱发小脾气;

✦ 陌生环境胆小怕黑,粘人爱哭,性情孤僻,紧张、退缩、不敢表现;

✦ 对小伤小痛特别敏感;

✦ 不合群或者不会和别人玩;

✦ 看似聪明却胆小不敢表现;

✦ 怕别人触碰自己,容易吵架,自言自语无法与人沟通;

✦ 小动作多,坐不住。

 事实上,对比下来你会发现只要是孩子或多或少都有类似的表现。所以不夸张地讲10孩子8个失调,为什么呢?原因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

▼ 孕期胎位不正

一般的上班族妈妈怀孕都要坚持上班,在办公室长时间保持某一种姿势,运动太少,宝宝在肚子里运动平衡锻炼不够,会导致感统失调。

▼ 剖腹产

没有经过产道的挤压,也没有充分地刺激皮肤神经和大小关节神经,宝宝身体的协调性会大打折扣。容易感统失调。

▼ 爬行不充分

小家庭、都市生活的空间不足,使孩子的活动受限,缺少了大量的爬行练习,使孩子的前庭平衡没有得到完全的刺激。

▼ 过度保护

孩子被隔代抚育长大,保护过度,限制过多,包办代替过多,不让孩子玩土、玩沙,使得孩子的触知觉的发展受到影响。

▼ 过度依赖学步车

过早使用学步车的后果是让孩子直接跳过了爬行阶段。爬行是目前国际公认的预防感统失调的手段,爬行时,前庭得到了锻炼,小孩的平衡能力就好,而婴儿必须用四肢支撑身体重量,这又使其手、脚及胸、腹、背肌肉得到锻炼,逐渐发达起来,为站立和行走打下基础。而学步车将小孩固定在车内,就使婴儿失去了这些运动锻炼的机会。

【如何预防干预孩子感统失调?】

▼ 预防从孕期开始

准妈妈在孕期生活一定要有规律,避免食用刺激性的食物。如果孕期准妈妈的工作节奏较快,始终处于一种紧张的心理状态,会对胎儿产生不利影响。 同样,饮酒、吸烟、狂欢等也会对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产生一定的影响。其次,围产期的保健也十分重要。胎位不正,也有可能造成感统失调。剖腹产出生的儿童比顺产儿童出现感觉统合失调的比例高一倍,这是因为剖腹产出生的儿童没有经过产道的挤压,很容易对触觉的强弱分辨不清。另外,出生时如出现脐带绕颈、窒息等现象,往往也是诱发因素。再次,现在很多孩子虽然没有达到感统失调的程度,却需要进行感统训练。因为剖宫产率不断增高,孩子出生时没有经过产道挤压,这样对触觉的发展很不利。老人带孩子,对孩子过分宠爱,从小抱得多,不放手,到了三四岁,孩子很少有锻炼的机会,老人生怕孩子摔跤,不让孩子自己玩。这些都使孩子失去感统促进的机会,都有可能造成孩子感统方面的缺失。所以,感统训练并不只是适用于感统失调的孩子。

儿童出生后要多多参加各种活动。有些住高楼的孩子往往难得下地活动,出现感觉统合失调的比例就比较高;也有的孩子习惯于玩电动化玩具,与传统的玩具相比,他们手指等部位的精细动作锻炼得较少,也容易发生感觉统合失调;还有的孩子没有经过爬的阶段,就直接进入跑、走的阶段,躯干、四肢及左右脑的协调能力没有得到充分锻炼,也容易出现感觉统合失调。

▼ 尽量选择自然分娩

排除疾病的原因,准妈们应该尽量顺产。在出生的那一刻就充分刺激孩子的各种感官系统。

▼ 关注孩子成长的各个敏感期

比如宝宝出生后要坚持给他做主、被动操,对他的身体进行充分地抚触与按摩。儿童出生后要多多参加各种活动。有些住高楼的孩子往往难得下地活动,出现感觉统合失调的比例就比较高;也有的孩子习惯于玩电动化玩具,与传统的玩具相比,他们手指等部位的精细动作锻炼得较少,也容易发生感觉统合失调;还有的孩子没有经过爬的阶段,就直接进入跑、走的阶段,躯干、四肢及左右脑的协调能力没有得到充分锻炼,也容易出现感觉统合失调。总之,要提倡孩子多参加各种运动,勤动手、动脑,加强精细动作的锻炼。如有需要,家长可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并进行训练。 

▼感觉统合训练游戏

1、俯卧大龙球抓东西

训练目的:改善身体协调,强化手眼协调及双侧肢体的平衡控制,促进运动企划能力。

训练要求:协助孩子俯卧到大龙球上,保持平衡姿势。把孩子喜欢的一个玩具放在大龙球滚动时孩子伸手可触的地方。协助孩子卧在球上前后慢慢滚动,让孩子探身去摸玩具,必要时可使用会发声的玩具,以帮助孩子辨明玩具所在的方位。

 难度设置:

A开始时玩具只放在很近的距离,让孩子容易取到;

B逐渐地玩具可以放稍远一点,并在孩子探身取球时提醒他(她)尽量自己保持身体的平衡。

 帮助给予:

1、由始至终的身体协助;

2、口头指导或提醒。

2、压马路

训练目的:提供触觉刺激,有抑制神经兴奋程度的作用。

训练要求:让孩子仰卧或俯卧在垫子上,用大龙球在其身上滚过去。若孩子喜欢这种压力可尝试加重一点压力。

3、抱球翻滚

训练目的:提供前庭刺激,抑制颈部张力反射。

训练要求:孩子躺在垫上,双手抱着一个排球大小的球,高举过头。要孩子由垫子的一端再滚回来,球不可以松掉。

难度设置:

A、滚3-4下;

B、从垫子一端滚到另外一端。

帮助给予:

开始时孩子可能无法呈直线滚动,成人需要给予身体协助,推动他的肩膀或脚,把他的身体尽量推到呈直线的姿势。

4、摇摇船

训练目的:控制迷路张力反射,提供前庭及本体刺激,并改善身体概念及两侧协调。

训练要求:孩子躺在地上,两手抱膝身体屈起成球状,前后摇动二十下,或左右滚动二十下。

难度设置:——

帮助给予:

开始时孩子可能不能很好地控制身体或摇不动,家长需要给予身体协助,从侧面轻推孩子的肩或臀,示意孩子顺着给予的外来力量摇动身体。一旦孩子掌握要领,及时撤消帮助,鼓励孩子自己利用自身的力量摇动身体。